3.17.2006

兵變


九鐵「兵變」,劇情發展日日新鮮,未到最後一刻,誰勝誰負難以預測,黎文熹起義失敗黯然離場是否最後結局,仍有待觀察。黎文熹辭職、市務總經理黎啟憲被終止合約,兵變似乎已經告一段落,會否有更多人集體呈辭,亦有待下回分解。

連日來傳媒、社會的矛頭,都直指發動兵變的一方,指斥他們為既得利益者,不想改革所以發動兵變,又批評九鐵內部一向問題多多,有人因不想改革所以集體「倒田」,將田北辰推向道德的高位,令他變成無辜的受害者。

平心而論,九鐵內部的確有不少惡習,亦不排除部分起義之士帶有私心,但一個機構,幾乎全體管理層都不滿主席的處事作風,田北辰絕對不能置身事外。我個人對管理層有點同情,但他們似乎錯摸形勢,以為「團結就是力量」,忽略了曾蔭權強政勵治的決心,如果今天他讓你們一眾九鐵高層「倒田」成功,難保他朝各大政黨「有樣學樣」。

兵變平定,但各方都成為輸家──黎文熹一方固然敗陣,田北辰亦被大幅削權,廖秀冬被評有欠先知先覺,九鐵員工感到壓力,乘客或多或少都對九鐵服務有點擔憂。曾蔭權似乎受影響最少,某程度上更可突顯他強政勵治的施政,但其實他又何嘗不是被田氏兄弟的以退為進策略牽著鼻子走。

但願九鐵風波早日平息,不過帶罪在身的詹伯樂臨危受命,相信仍有好戲會繼續上演。

沒有留言:

 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