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又等到連續三天的假期。
剛聽到消息,舊同事走後騰出的空缺,初步揀定了人選,最快下周上班。當知道新同事的薪酬,真的嚇了一跳,雖然是今年才畢業的大學生,但這個人工,也未免太低了吧,較我六年前入職還要少一成,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
早陣子看某報的副刊,有報館高層記下了畢業生面試的情況,一名家住屯門的女生來應徵,主管在面試完結前提醒道:新入職的記者只得很低的薪酬,加上很夜才下班,交通費會是很重的負擔,那主管更代她計了數,說每月的交通費要千五元以上,又要給家用及償還學生貸款,很多該報的同事每月只剩下千餘元供自用,主管問女生這樣的生活能捱多久?
那名立志要在新聞界發展的女生說,她早知道這行的情況,所以在讀書時沒有用盡學生貸款,剩下五萬多元,還會在朋友的家暫住,省點交通費,可以多給一點家用予父母。她用心良苦,就是希望在新聞界幹一番事業。
那名報館高層讚揚那位女生,說報界就是需要這樣有心的新人加入。
看後覺得很唏噓。港大日前公布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,大部分的畢業生月薪都過萬元,甚至萬五、二萬,有人的年薪更達一百一十四萬。
不是要跟人比較,但各大報館的老闆們,你們可否拿出一點點的良心,並非要出高薪請人,至少,出一個合理的價錢,否則,你們請到的絕對不會是人才。
那位女生,可能做了心理準備,在入行的頭幾年捱得辛苦一點,希望可以苦盡甘來,但現實是,五年後、十年後,情況可能沒有多大變化。
我的要求不高,現在的待遇,我覺得還可以接受,較新入職時,也有很大的增幅,但是,有部分同事,入職已有好些年,薪酬仍停留在一個我認為不能接受的水平,有時候,我會替他們不值。(當然,有某些特殊例子雖然薪酬不高,但如果比對起他們的工作能力,已經算很高薪了!)
這一行,或許,真的是夕陽行業,各位未入行的畢業生們,入行前請三思!
3 則留言:
陳惜姿曾經撰文回應該報館高層的文章。
她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,就是誰決定記者薪金偏低?她認為記者不應空談理想而不理薪酬。
我沒家強那樣幸運,當了幾年記者,人工還是很差。跟其他人說,大家也認為我錯失了一個人工增長期,隨者父母退休,我的擔子開始沉重,實在不得不為自己的薪酬考慮一下。
安格
我也覺得自己人工偏低.
ball
沒錯,這行業付出與收獲絕對不成正比,多勞亦不一定多得。
前面的路究竟要怎樣走,大家繼續努力吧!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