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發奇想,讓思緒發吓癲,寫下無聊小故事,多謝收看。
2027年,夏。悶熱。酷熱。
天文台連續第10日發出「極度酷熱天氣警告」,今日的最高氣溫是攝氏50度。20年前,很難想像香港的氣溫會升至50度,雖然當時全球暖化的問題已困擾全球,但大家都沒想到,原來問題如此這般迫在眉睫。
50度高溫,冷氣是必須品,政府早前帶頭推行無冷氣工作間,說是什麼行出環保第一步,要阻止全球暖化加劇,這一步也許來得太遲,要公務員在無冷氣的辦公室工作?說笑吧,結果引起大罷工,行出第一步?還不是退回到起點吧!
我身為一個前線記者,每日都在戶外跑新聞,走在街上不到10秒,便已渾身濕透,那種感覺絕不好受。上周剛從紐約返港,到聯合國採訪「阻延世界末日」全球會議。多位專家都指,南北極的冰正在極速溶化,世界末日幾乎是不能逆轉的事實,而且極有可能在十年內發生。
不是嗎?所有島國都宣佈「廢國」,領土全被淹沒,國民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當難民,美國的夏威夷也沒了。荷蘭算是個異數,這個低窪國,10年前已研究不被淹沒的科技,結果避過一劫。即使美國、中國等國家,就是用了最新的科技,都有部分沿岸城市要整個遷移至內陸,上海5年前已計劃遷至內陸,聽說明年會成事,這個中國經濟重鎮的遷移能否成功,將成為中國以至全球城市遷移的重要一頁。
至於香港嘛,跟政府內部官員打聽過,由於遷移城市所需的資源太大,未必可以成事,政府目前可以做的都做了,例如剛剛以2000億美元購入的海嘯及大型水災警報系統,聲稱可於城市被淹沒前兩個月發出警報,相信足夠香港1200萬人口全部遷移。有高官表示,當局已做好危急應變計劃,將1200萬人口分成20個組別,政府高官及一眾有錢人排在第一組,危急關頭可優先撤離,至於撤離到什麼地方,據說是國家機密。
我的雙親跟我說,他們都老了,即使香港全被水淹,他們都不走,要跟香港共存亡。我也沒好氣勸他們,反正,我們都逃得到哪裡?
雖然天文台說10年內香港仍然安全,但今時今日,還有誰對將來有信心?樓價跌至新低後又創新低,上月出糧,我用了半個月的薪水,就買下了灣仔區一幢2000呎的「豪宅」。說是「豪宅」,其實已是20年的事了,這幾年,新樓盤都建在山上,山下的住宅十室九空,更多的人甚至搬離香港,移民到位處高地的城市居住。我不介意危險一點,對天文台有信心,2000億美元買來的警報系統,相信總有點用處,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,反正負擔得來,就算只能做一陣子的「假富豪」也死而無憾。
據說,中美俄三國早在10年前已合作研究建造天空之城,小道消息說已接近成功,將來70%的人都可遷往天空之城,但餘下的30%的人又怎樣呢?都不能想太多。
這個時勢科學家最值錢,大學裡,幾乎將所有經費撥到理科及工科之上,商科、文科、社會科學等等,已沒有多少學生選讀。這年頭,求生才是最重要,去年做的人口普查,香港有近4成人從事科學研究,當中幾乎合部都是研究如何改變氣候,這個比例相對中美等國也算是少了,始終科學不是香港的強項。
工作變得愈來愈枯燥,每天處理的新聞全都是跟氣候有關的消息,一時說南極會於半年內消失,一時又說香港氣溫再創新高。世界快要末日,想來亦並非絕對壞事,這幾年的自殺率跌至接近零,心理學家都說,面對末日,其他的事都變得微不足道,遇到再差再壞的事,只要想想,大家明天就可能沒命了,今天難得仍活著,很多人就是這樣打消了自殺的念頭。
貧富懸殊嘛,問題都大致解決,愈來愈多有錢人懂得什麼是「發財立品」,五大地產商早年建成但未發售(其實是無人買)的屋苑,都捐給政府作公屋出租,又定期舉辦「派錢」活動,只要能提供證明薪金低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,就可獲發相當於年薪10倍的獎金,換了是20年前,有誰又會想到為富不仁的大有錢佬會變身成為大慈善家。或者,他們以為善有善報是真的吧!
其實都無所求了,活了50年,見證地球由盛轉衰,經歷過最好的時光,又哪怕看著最差一幕的來臨。只是,午夜夢迴,我會想,世界末日是否真的是必然發生的現象呢?我究竟要負上多大責任呢?
2 則留言:
好正!!!
有冇諗過玩交合敍事? 哈哈哈~~~~~
都有試過,其實好想寫多d野,但總係太懶
發佈留言